在建筑维修加固行业中,水下工程结构的保护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,经调查研究发现,浪溅区的结构如桥墩破坏尤为严重。
针对这类结构,传统修复常选用与原建筑使用的相同材料(混凝土、钢、木)来完成修复工作,需要做围堰,施工麻烦且周期长,还有些区域不能围堰根本无法施工。
由于材料性质没变化,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防腐蚀,防破坏能力,浪溅区的侵蚀和海洋生物的侵蚀一直存在,需要定期维修,维修加耗时长,操作困难,费用昂贵。
水下玻纤套筒加固系统结合了国外先进技术及应用情况,通过高强度、耐腐蚀、耐UV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与水下自流平、水下固化的环氧灌浆料结合,并引入“夹克法”模型。
解决了对于桥墩水下加固施工困难的技术难题,提高了施工效率,降低加固成本,提高防腐耐久性能。
可设计性强
可以根据加固结构所处的外界环境、建筑损伤程度、加固要求等,可定制配套的玻纤套筒铺层、形状、厚度等。
耐久性好
水下环氧灌浆料修复受损结构,配合玻纤套筒形成统一整体。可抵抗因气候循环所引起的干湿、冷热、冻融等交互作用,及海洋潮汐、废水、电解等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腐蚀作用,同时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里引入紫外线吸收剂、光稳定剂、纳米材料等,显著提升材料的耐UV和耐水冲刷能力,耐久性,一次施工,免长期维护。
水下环氧灌浆料流动性好、强度高
为了实现玻纤套筒与被加固对象(如桥墩)的有效粘结,自主开发水下环氧灌浆料,通过优化环氧固化体系以及各种填充料科学级配,使其能在水下施工时仍能与桥墩受损面及玻纤套筒保持超强、紧密的粘结力,并且灌浆料在施工中能够做到自流平、不离析,从根本上解决修复与加工的水下施工及固化难题。
施工周期短,综合成本低
水下玻纤套筒加固系统选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,并配合水下灌浆技术,使其在施工时不需要搭建围堰及排水操作,施工操作快捷方便,省时省力,显著缩短施工周期。针对3m以上水深的桥梁墩柱,水下玻纤套筒加固法和传统增大截面积加固法相比,工期缩短2/3,综合成本下降60%。
对水环境友好
采用天然腰果酚改性固化体系,对水生物友好,水下不分散、不溶解,对水源无污染。
典型案例
天津安阳桥项目
天津市安阳道跨海河大桥因航道不能封航致使桥梁不能合拢,位于海河中间的钢管桩支架日益锈蚀,特别是位于浪溅区段的支架锈蚀特别严重。
通过实验论证和综合考量,采用对桩周清理后,原来有钢护筒的部位采用水泥基高强灌浆料灌注,其他水上部位的采用C30自密实砼加固,水中柱基采用“夹克法”加固。获评“2020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案例”
佳木斯引汤渠首桥加固项目
引汤渠首桥坐落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,是连接黑龙江省省道S101重要的桥梁之一。由于该桥位于黑龙江省境内,年温度差大约在40~-60℃左右,常年温度差异较大,属于潮湿寒冷地带,存在严重的混凝土开裂、缺失、混凝土内部钢筋腐蚀等病害。玻纤维套筒在高寒冷地区进行使用。